┊文章閱讀:次
小學、初高中、大學等各年級陸續(xù)迎來開學季,家里的“神獸”終于“回籠”,許多家長感嘆,半年的“老師+家長”生活終于落幕,可謂是苦日子終于熬出了頭。
然而,這段經歷也讓不少人思考:家長、老師這兩種身份該如何切換自如?家長教育這門課究竟該如何修習?DIGIX TALK聚焦當前備受關注的教育話題,先后邀請了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兼家庭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、少兒科學教育引領人包坤、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張鵬、《我是演說家》冠軍儲殷和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所長齊大輝等著名專家,分享他們的教育經驗和觀點。這個六一,不妨登陸華為視頻、滔客說APP或華為教育中心APP,和孩子一起開學;一起看看,關于教育,他們怎么說?
》》》以下演講視頻可以在華為視頻或滔客說app同步觀看《《《
什么是家長與孩子的理想關系?
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兼家庭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 沈奕斐
在科技飛速發(fā)展的今天,有一個說法非常貼切,我們家長是數(shù)字化時代的移民,而新生代青少年則是數(shù)字化時代的土著。我自己作為70后,很多新興事物還沒有我十歲的兒子懂得多、學得快,現(xiàn)在的教育形式其實已經出現(xiàn)反轉,我們大人不要沉浸在過去的“經驗“中去干涉孩子的行為,還是要互相理解、互相學習,兩代人之間可能有很多矛盾,但如果能通過共生互補來實現(xiàn)彼此成就,那就達成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最理想關系。
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主動思考?
少兒科學教育引領人包坤
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,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。科學學習是一個緩坡,讓小朋友從小開始就接觸科學、埋下科學的種子,再把他的學習時間拉長、學習難度降下來,將很抽象的概念變成一個一個很具像的實驗,建立感性認知,再逐步地接觸理性認知,這樣才能引導小朋友們對科學產生興趣。當然,光有興趣是不夠的,培養(yǎng)方法也極為重要,要把科學應用到生活中,當孩子發(fā)現(xiàn)書本中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時,就會產生非常大的成就感。
怎樣激發(fā)孩子的學習興趣?
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張鵬
有兩個說法我不太喜歡,第一個是逛博物館,第二個是帶孩子去博物館。菜市場和商場可以用逛的方式,但來到博物館,和孩子共同學習才更能激發(fā)孩子對博物館的興趣。興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讓孩子戀上博物館是”博物館教育“的關鍵,所以,一定要激發(fā)孩子對博物館的興趣與好奇,讓孩子能感受到探索的樂趣。博物館是終身學習的場所,博物館教育可以以更鮮活的方式讓人們感知到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連接,讓孩子在博物館中學習可以帶來對歷史的思考和審美的追求。
怎樣通過教育實現(xiàn)價值提升?
《我是演說家》冠軍儲殷
在富裕起來的中國,社會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鼓勵大家走成功之路,而是讓不那么成功的一般人也能尋找自己的幸福。專業(yè)化、精細化的社會分工為每個個體開啟了更廣闊的發(fā)展空間,實現(xiàn)個人價值和幸福生活的路徑在越發(fā)多樣的同時,開放和包容的社會也將更加美好。在知識高速流動的今天,教育觀念也要與時俱進,離開校園、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只有通過不斷自我學習和專業(yè)進化才可能獲得高額附加值,離價值實現(xiàn)更近一步。
如何實現(xiàn)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?
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所長齊大輝
孩子背后的問題,極大概率是家長的問題。我們教育行業(yè)以知識教育為主,常識教育長期缺失,家長教育學科幾乎一片空白,由此形成“成人不成熟”的普遍現(xiàn)象,家長往往忽視自我教育,家庭問題多、解決辦法少的問題日益凸顯。每個家庭都可以嘗試通過《家庭公約》來讓家庭成員的認知和行為統(tǒng)一,對于當前常見的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,公約協(xié)同提倡“一月約一步”,鼓勵家長和孩子約定每個月進步一小步、專注糾正一個缺點, 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潛移默化推動孩子的自覺自立。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,是每個父母的終生課題。在知乎中搜索“父母“, “你對父母有多失望?”居然是第一個出現(xiàn)的熱議話題;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另一熱議話題“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艷你的教育方式“。原來,當家長在向往”別人家的孩子“的優(yōu)秀時,殊不知孩子也同樣向往著”別人家父母“的教育方式。這個特殊的夏天,與孩子一起開學、一起成長,移步華為視頻、滔客說app或是華為教育中心app,更多DIGIX TALK精彩分享等著你。
Copyright @ 2013-2020 中國福建網(wǎng) 版權所有
聯(lián)系我們
免責聲明:本站為非營利性網(wǎng)站,部分圖片或文章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如果無意中對您的權益構成了侵犯,我們深表歉意,請您聯(lián)系,我們立即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