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福建網

當前位置:中國福建網 > 國內 > 正文

傳統文化守望者 訪中直機關書畫協會副主席孟慶利

作者: 編輯 來源:互聯網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5-12

┊文章閱讀:

  孟慶利先生現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副主席、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、北京史地民俗學會法定代表人兼常務副會長、北京孔孟小學名譽校長、北京大學客座教授。他不僅因精湛的書法造詣享譽全國,更是多年如一日,用凡人義舉書寫大愛、見證真情,其心系學子、奉獻家鄉(xiāng)、熱心公益的感人事跡被人們心口相傳、廣受贊譽。

  一名普通的老黨員,曾經的老軍人孟慶利,在基層當過工人,在部隊當過戰(zhàn)士、指揮員,在中央國家機關當過干部,在文化團隊、書畫藝術團隊當過領頭人。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學者,用自己的“愛、善、義、情”,為大愛踐諾、為義舉奔波,匯聚起一股推動社會道德文明的正能量。

圖片

  建孔孟小學打開道德之門

  在孟慶利先生的倡導下,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“孔孟特色小學”在北京懷柔渤海鎮(zhèn)建立。“弟子規(guī)、圣人訓、首孝悌、次謹信……”2010年1月8日,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,北京市懷柔區(qū)渤海鎮(zhèn)中心小學遷址建設工程竣工暨孔孟圣像落座典禮隆重舉行。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孟慶利、北京大學政府管理交流中心、懷柔區(qū)有關部門領導及海內外60余名嘉賓出席了儀式。

  據悉,渤海鎮(zhèn)中心小學遷址建設工程既是懷柔區(qū)政府的一項折子工程,也是該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實施的一項民心工程。項目總建筑面積9504平方米,總投資4508萬元,目前已入駐18個教學班,720名學生就讀。

  尊師重教歷來是渤海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的優(yōu)良傳統。為此,渤海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在不斷優(yōu)化校園硬件設施的同時,還狠抓了德育教學工作,結合“傳統文化進渤海”主題實踐活動,把學習普及孔孟文化融入學校德育教育之中。依托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的總體思路,渤海中心小學還把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納入特色教學內容,并在校園內“請來”了孔孟圣像,沿走廊櫥窗布滿了孔孟圣人的名言,創(chuàng)設了一個良好的教書育人環(huán)境。

  “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。天下無道,以身殉道”。早前在2009年10月22日下午,來自非洲各國的36位名校校長及日本國會議員村田吉隆先生,坐進了懷柔區(qū)渤海鎮(zhèn)渤海中心小學課堂,和那里的60名小學生一起認真聆聽孟子第七十三代傳人,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孟慶利所傳授的孔孟之道。

  為學習普及優(yōu)秀的歷史文化,渤海鎮(zhèn)在全鎮(zhèn)范圍內興起了學習孔孟文化、運用傳統文明禮儀規(guī)范的熱潮,并聘請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孟慶利擔任該校名譽校長,在新校門前塑孔孟圣人雕塑,用“有教無類”作為校訓,全校師生人人佩戴孔孟?;眨b讀孔孟經典,踐行孔孟做人的哲理。

圖片

  善行點滴匯大愛

  孟慶利為人古道熱腸。他煙酒不沾,書畫以外唯一的喜好就是交友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:“‘廣交天下客’是我的座右銘。我的朋友有老領導、老干部、老藝術家、著名書畫家,有身懷絕技的名醫(yī),也有忘年交、莫逆交,遍布天南海北。只要有熱心、有誠意、心地善良、樂施好助的人,我都愿交。”20余年軍旅生涯,他結交了很多軍界的朋友,上至著名的將軍、軍事理論家,下至普通一兵。在地方,同樣有各種身份、愛好的朋友與他保持著頻繁的聯系。無論誰有了困難,他總是能夠調動自己的“資源”去扶危助困。他那“資源”,過去是一個記得密密麻麻的小小電話本,如今換成了掌上電腦。

  觀其為人懷敬意,賞其書作生崇慕,他的書法自有其書與時合之感。凡有家鄉(xiāng)的父老鄉(xiāng)親求醫(yī)問藥,孟慶利不管工作有多忙總是聯系醫(yī)院,并安排好住處。近日,一位電梯工夜里十點多找到孟慶利說,我有個親戚得了肺結核并發(fā)的腦膜炎需要住院治療沒有床位,孟慶利立即調動“資源”聯系了在309醫(yī)院工作的一位朋友,使這位病人順利入院。讓電梯工夫婦非常感動。

圖片

  義字當先襄大業(yè)

  京郊昌平區(qū)陽坊鎮(zhèn)西貫市清真寺大殿兩側的殿柱上,嵌有一副對聯:“自唐以受絳三十冊寶清真清凈,遵主命守五時而率眾裕國裕民。”這副對聯字體古樸遒勁,筆力雄健,氣度恢宏,常常引得游人駐足賞析稱贊。很少有人知道,這副對聯的下聯曾經在動亂年代被毀,現在人們看到的下聯,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,由后人補配的。這個人就是孟慶利。1980年,陽坊鎮(zhèn)西貫市清真寺恢復宗教活動,人們在欣喜之余,不禁為大殿抱柱楹聯的缺失而抱憾。該寺欲尋一位書法大家補配,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愿。1983年,該寺和孟慶利所在的部隊搞軍民共建,清真寺管委會提出此愿,部隊表示全力支持。于是委托當時身為營長、擅長書法的孟慶利具體實施。該聯原為清代學者麻兆慶所題,在沒有任何書帖可以借鑒、臨習的情況下,孟慶利用心揣摩殘存的上聯13個字的書寫特點,一筆一畫從頭練起,終于仿寫出了與上聯文字渾然一體的下聯,滿足了當地穆斯林群眾多年的心愿。如今,上下兩聯并列殿前,如出一人之手。補聯既成,寺內阿訇喜出望外,又請孟慶利補配了另一對遺失的抱柱匾:“欲溯大原舉足莫從它路去,恩歸至道收心須入此門來。”雖然沒有仔細研讀過古蘭經,但在補配這副對聯的時候,孟慶利還是為伊斯蘭教所宣揚的棄惡揚善的教義所打動。北京衛(wèi)視“這里是北京”欄目為此做了專訪,在全國影響很大。天下萬物,原本就有共通之處,對于孟慶利來說,走上書法之路,踏進藝術之門,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“欲溯大原、恩歸至道”嗎?

圖片

  讓道德旗幟永遠飄揚

  孟慶利面對現在的時代道德信仰缺失,他積極倡導將習主席的“國無德不興,人無德不立”定為“國訓”。

  在2014年兩會全國政協收到的提案中,一份關于“將‘國無德不興,人無德不立’定位為中國‘國訓’,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”的提案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。這份提案由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孟慶利建議,由全國政協委員楊俊文提交。多么及時,多么重要。

  北京市委組織部、市委農工委主辦的“2013年全市鄉(xiāng)鎮(zhèn)長(鄉(xiāng)黨委書記)培訓班”在美麗的京郊密云縣舉辦,全市400余名鄉(xiāng)鎮(zhèn)干部接受了集中培訓。

  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、亞圣孟子第七十三代宗孫孟慶利先生應邀作了題為“實用國學——中華十二道”的講授,受到了基層干部們的一致好評與肯定。

  盛夏之日,繁花似錦,云佛山會議中心座無虛席,全市的基層干部在認真聽取各位專家的講座。尤其是懸掛于會場的以傳統中國書畫形式創(chuàng)作的《中華十二道》卷軸和18米長卷《弟子規(guī)》,吸引了在場的基層官員,他們利用休息時間爭先恐后地運用手機拍攝。端莊厚重的隸書書寫的是“中孝之道、大學之道、和諧之道、誠信之道、中庸之道、禮儀之道、為官之道、交友之道、君子之道、成功之道、治國之道、安邦之道”等孔孟文化精髓理念,皆出自本次主講的世界孔孟文化傳播者孟慶利先生之手。

圖片

  孟會長深入淺出的演講風格,深深吸引了聽眾,會場不時爆發(fā)出熱烈的掌聲!課后不斷有干部主動向孟會長請教,孟會長開誠布公、坦率至誠與大家交流觀點。

  這樣的講座于世界孔孟文化促進會和孟會長而言,已經是很多次了。由香港電視臺輝煌華夏欄目組攝制播出的“孟慶利——實用國學”,闡述了“‘國無德不興,人無德不立’之國訓;‘暗室虧心神目如電,人間私語天聞若雷’之堂訓(中國大風堂藝術研究院,來源于師祖張大千、張善子所創(chuàng)立的齋號——大風堂);‘對國忠、處家孝、待友誠’之|家訓”,繼而對“做人、做官、做事”之實用國學——中華十二道及社會上對孔孟文化觀點的誤解做了正面詮釋,收到良好效果。

  精神矍鑠的孟慶利先生怎么看都不像是年逾花甲的老人,但他就是這樣一位來自生活實踐的道德楷模。與郭明義、文建明、鄧前堆、厲莉等時代道德楷模一樣,發(fā)揮著弘揚傳統國學文化的功能,匯集著先進道德文化的精華。通過自己一件件看似平凡、實則感人的凡人義舉,通過自己人格的魅力、道德的力量,通過自己的榜樣示范和引導作用,向世人傳遞著先進的道德文化精神。

  • 新浪新聞
  • 百度搜索
  • 搜狗搜索
  • 京東商城
  • 企業(yè)慧聰
  • 新浪科技
  • 科技訊
  • 鵪鶉蛋價格
  • 唯美圖片